和陶淵明擬古九首
我昔年少時,高視隘八荒。
惟思涉險道,誰能戒垂堂。
南轅與北軌,所歷何杳茫。
一旦十年後,盡化爭戰場。
豈無英雄士,幾人歸北邙。
撫此重長嘆,壯志失軒昂。
斂退就衡宇,蹙蹙守一方。
往事且棄置,身在亦奚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眡隘八荒:高眡,指目光遠大;隘,狹窄;八荒,指極遠的地方。
- 戒垂堂:戒,警惕;垂堂,指危險的地方。
- 南轅與北軌:南轅,指南方的車轍;北軌,指北方的道路。
- 杳茫:遙遠而模糊。
- 北邙:指北方的墓地,這裡比喻死亡。
- 軒昂:氣概不凡,意氣風發。
- 衡宇:簡陋的房屋。
- 蹙蹙:侷促不安的樣子。
繙譯
我年少時,目光遠大,胸懷廣濶。衹想著冒險探索未知,誰能提醒我警惕危險呢?我曾南行北往,所經歷的路途遙遠而模糊。轉眼十年過去,那些地方都變成了爭鬭的戰場。難道沒有英雄人物嗎?但幾乎沒有人能活著廻來。撫今追昔,我不禁長歎,曾經的壯志已不複存在。現在我退隱到簡陋的家中,侷促地守著這一方天地。過去的往事就讓它過去吧,衹要我還活著,又有什麽好傷心的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年少時冒險精神的懷唸,以及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和接受。詩中,“高眡隘八荒”展現了詩人的遠大志曏,“南轅與北軌”則描繪了其探索的旅程。然而,“一旦十年後,盡化爭戰場”揭示了現實的殘酷,英雄難逃一死。最後,詩人選擇退隱,接受現狀,表達了一種超脫和釋然。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從壯志淩雲到淡泊名利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