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休文雙溪八詠
秋至憫衰草,衰草遍平陸。
方晨露染黃,入夜風銷綠。
別葉有歸聲,故蕊無留馥。
勁莖坐自摧,寒叢竦如束。
彼物既如斯,我年寧不促。
已失早生榮,敢冀晚凋福。
何當即去茲,縱浪從所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憫(mǐn):憐憫,同情。
- 衰草:枯萎的草。
- 平陸:平坦的土地。
- 方晨:剛剛早晨。
- 露染黃:露水使草變黃。
- 銷綠:失去綠色。
- 別葉:離別的葉子。
- 歸聲:落葉歸根的聲音。
- 故蕊:舊的花蕊。
- 留馥:留下香氣。
- 勁莖:堅韌的莖。
- 坐自摧:自然地枯萎。
- 寒叢:寒冷中的草叢。
- 竦如束:直立如捆綁。
- 彼物:那些事物。
- 既如斯:既然如此。
- 我年:我的年紀。
- 寧不促:怎能不加快。
- 早生榮:早年的繁榮。
- 晚凋福:晚年的幸福。
- 何當:何時。
- 即去茲:立即離開這裏。
- 縱浪:自由自在地。
- 從所欲:隨心所欲。
翻譯
秋天到來,我同情那些枯萎的草,它們遍佈在平坦的土地上。清晨露水使它們變黃,夜晚風又讓它們失去綠色。離別的葉子發出歸根的聲音,舊的花蕊不再留下香氣。堅韌的莖自然枯萎,寒冷中的草叢直立如捆綁。那些事物既然如此,我的年紀怎能不加快。已經失去了早年的繁榮,不敢期望晚年的幸福。何時才能立即離開這裏,自由自在地隨心所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秋天衰草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詩中「秋至憫衰草」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敏感和對生命脆弱的同情。通過「方晨露染黃,入夜風銷綠」等句,詩人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來象徵生命的無常和歲月的無情。最後,詩人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現實的束縛,追求心靈的自由和寧靜。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