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樓

每愛滄江聽雨眠,不應愁絕似今年。 建瓴長恐崩高屋,鍊石徒聞補漏天。 響入北廊葭菼亂,溼增傍壁薜蘿牽。 白頭倦客孤蓬底,尚想躬耕有石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建瓴(jiàn líng):形容水勢洶湧,如建瓴而下。
  • 鍊石(liàn shí):鍊石,指古代神話中女媧鍊石補天的故事。
  • 葭菼(jiā tǎn):蘆葦和荻,兩種水生植物。
  • 薜蘿(bì luó):薜荔和蘿藦,兩種藤本植物。
  • 孤蓬(gū péng):孤獨的船,比喻漂泊無依。
  • 躬耕(gōng gēng):親自耕種。

繙譯

我常常喜歡在江邊聽雨入眠,但今年的憂愁卻不同尋常。 水勢洶湧,倣彿隨時會沖垮高屋,聽聞女媧鍊石補天,卻徒勞無功。 雨聲穿透北廊,蘆葦和荻草搖曳紛亂,溼氣沿著牆壁,薜荔和蘿藦纏繞。 我這白發倦客,孤獨地漂泊在船底,仍夢想著能有一塊田地,親自耕種。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雨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曏往。詩中“建瓴長恐崩高屋,鍊石徒聞補漏天”運用比喻和典故,形象地反映了詩人對社會動蕩的憂慮。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