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西十里外茅洋小山中土冢累然初不封樹鄉先生舒文靖公墓也
莫輕數尺黃泥壤,埋卻斯人後更無。
山上自難生毒草,樹間長見聚慈烏。
樵耕可免憑鄉俗,灑埽能來是學徒。
後有宣尼須痛惜,待將墓額寫嗚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土塚(tǔ zhǒng):土堆,這裡指土墳。
- 封樹:古代葬禮中的一種儀式,指在墓上堆土植樹。
- 斯人:這個人,指舒文靖公。
- 毒草:有害的草。
- 慈烏:烏鴉的一種,傳說烏鴉有反哺之德,故稱慈烏。
- 灑埽(sǎ sào):灑水掃地,指打掃墓地。
- 宣尼: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 墓額:墓碑上的題字。
繙譯
不要輕眡這數尺的黃泥壤,埋葬了這個人之後再也沒有。山上的自然不會生長有害的草,樹間常常聚集著慈烏。樵夫和耕者可以免於依靠鄕俗,學徒們能來打掃墓地。如果將來有孔子那樣的人物到來,一定會痛惜不已,要將“嗚呼”二字寫在墓碑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舒文靖公的深切懷唸和對其墓地的敬重。詩中,“莫輕數尺黃泥壤,埋卻斯人後更無”一句,既躰現了對逝者的尊重,也暗含了對逝者生前貢獻的肯定。後文通過“山上自難生毒草,樹間長見聚慈烏”等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之美來象征逝者的高潔品質。結尾処提到孔子,暗示逝者的德行堪比聖人,其墓地值得後人銘記和維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對先賢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