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張園玩月得一字

明河蕩殘雲,青海收晚日。 婆娑林端月,爲我良久出。 洗杯問勞苦,天女笑肸肸。 月行虛空中,萬古無損失。 且可娛今宵,勿復思昨日。 歌情天水遙,坐影入樹密。 嗔醒有微酒,徼詩或呼筆。 仲容歡入林,懷祖嬌在膝。 初猶整裘褐,久乃忘冠櫛。 趨鏘翻弈盤,笑傲驚帳室。 寧來共喧呶,不許私暇逸。 蚩蚩復擾擾,醉態不可一。 情知此月下,此樂世無匹。 月光本天性,清瑩本其質。 動定極渟涵,聲沈轉蕭瑟。 匆忙寄醉語,悟遲已難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河:銀河。
  • 婆娑:形容樹影搖曳的樣子。
  • 肸肸(xī xī):笑聲。
  • 仲容: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懷祖: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冠櫛:帽子和梳子,指整理儀容的物品。
  • 趨鏘:形容動作迅速有力。
  • 喧呶(náo):喧閙。
  • 蚩蚩:形容人愚昧無知的樣子。
  • 擾擾:形容人多而亂。
  • 渟涵:深邃包容。
  •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繙譯

銀河掃清了殘雲,青海映照著夕陽。樹梢上的月亮,似乎爲了我而久久地出現。我洗過酒盃詢問勞苦,天上的女子笑著發出聲音。月亮在虛空中行走,萬古以來沒有絲毫損失。今晚就盡情娛樂,不再去想昨天的事情。歌聲與天水一樣遙遠,坐著的身影融入樹影之中。微醺中有些生氣,或許可以呼喚筆來寫詩。仲容歡樂地進入林中,懷祖嬌媚地坐在膝上。起初衹是整理衣帽,久了就忘記了整理儀容。動作迅速地繙轉棋磐,笑聲和傲氣充滿了帳篷。甯願來這裡一起喧閙,也不願私下裡尋求閑暇。愚昧而混亂,醉態各不相同。明知在這月光下,這種樂趣是世上無雙的。月光本是天性,清澈是其本質。動靜之間極盡深邃包容,聲音沉寂轉爲風吹樹木的蕭瑟。匆忙中寄托了醉意的話語,覺悟遲緩已難以詳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八月十六夜晚,作者與朋友們在張園賞月的情景。詩中通過銀河、青海、月亮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神秘的氛圍。月光的清瑩與永恒,與人們的歡樂和醉態形成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人生歡樂的珍惜。詩中的人物形象生動,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間慶元奉化人,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七歲學古詩文,多奇語。宋鹹淳七年進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賣文爲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餘,以薦起爲信州教授,調婺州,以疾辭。爲文清深雅潔,東南文章大家皆歸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