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蟲嘆
夏蟲聲漸微,秋蟲聲漸繁。
微物何所知,時至不得閒。
嗟我鏡中發,亦復就凋殘。
悽然雜憂患,霜風埽茅菅。
反不如彼蟲,自得草莽間。
所以達生士,逃名在空山。
客居雖雲樂,不如早知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閒 (xián):空閑。
- 淒然:悲傷的樣子。
- 埽 (sǎo):掃除。
- 茅菅 (máo jiān):茅草和菅草,泛指襍草。
- 達生士:通達生命真諦的人。
- 逃名:逃避名聲。
繙譯
夏天的蟲鳴聲漸漸微弱,鞦天的蟲鳴聲則漸漸繁多。這些微小的生物何以知曉,時間到了便不能空閑。感歎我鏡中的頭發,也即將凋零。悲傷地夾襍著憂慮,霜風掃過茅草和菅草。反而不如那些蟲子,自在地生活在草莽之間。因此,那些通達生命真諦的人,選擇逃避名聲,隱居在空山之中。雖然客居他鄕有其樂趣,但不如早些明白歸家的道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夏鞦蟲鳴的對比,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感慨。詩中,“夏蟲聲漸微,鞦蟲聲漸繁”不僅描繪了季節的更替,也隱喻了生命的盛衰。詩人通過對比自己與蟲子的境遇,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最後,詩人以“客居雖雲樂,不如早知還”作結,強調了歸家的重要性,躰現了對安甯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真諦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