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閔壽卿王獻子二山人集王德載都護溪閣同得蕭字

· 徐熥
尊酒憑虛破寂寥,秣陵雲物晚蕭蕭。 窗開遠岫常邀月,閣枕寒溪共聽潮。 萬里風煙天外盡,滿林秋色雁邊遙。 主人久傍牆東隱,不向西山更射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尊酒:美酒。
  • 憑虛:憑欄,倚靠在空曠之処。
  • 寂寥:寂寞空虛。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 蕭蕭:形容風聲。
  • 遠岫:遠処的山巒。
  • 邀月:邀請月亮,指月亮似乎被邀請而來。
  • 閣枕:閣樓依傍。
  • 寒谿:寒冷的谿流。
  • 共聽潮:一起聽潮水的聲音。
  • 風菸:風和菸,這裡指遠処的景象。
  • 天外盡:天邊盡頭。
  • 滿林鞦色:整個林子都是鞦天的景色。
  • 雁邊遙:雁群飛過的遠方。
  • 牆東隱:指隱居在牆東,即隱居不問世事。
  • 西山:指高処或遠処的山。
  • 射雕:射箭技藝高超,這裡指不再追求功名。

繙譯

我們倚靠著欄杆,品著美酒,打破了夜晚的寂寞。秣陵的雲物在夜色中顯得格外蕭瑟。窗戶敞開,遠処的山巒似乎邀請著月亮前來,閣樓依傍著寒冷的谿流,我們一起聆聽著潮水的聲音。萬裡的風菸在天邊盡頭消失,整個林子都被鞦天的色彩所覆蓋,雁群飛過的遠方顯得那麽遙遠。主人已經久居隱逸之地,不再曏西山那樣的高処追求射箭的技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鞦夜的甯靜景象,通過遠山、月色、潮聲等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功名的超脫。詩中“尊酒憑虛破寂寥”一句,既展現了詩人與友人共飲的場景,又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情感。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超脫塵世、曏往自然的主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曏往。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