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數載懷鄉,幾番抗疏,此日歸休。喜紫閣彤庭,拂衣長謝,丹山碧水,策杖閒遊。樓起青雲,堂開綠野,丹桂依然香滿洲。煙霞裏,詩盟酒約,日日堪酬。
尋花問柳優遊。更不管、人間歲月流。念千載遭時,真逢堯舜,百年致主,獨愧伊周。綠鬢詞臣,烏須元宰,又得青山對白頭。北窗下,園聞啼鳥,不聽鳴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沁園春:古詩名,作者夏言。
歸休:回家休息。
紫閣:紫色的閣樓。
彤庭:紅色的庭院。
丹山碧水:紅色的山和藍色的水,形容景色美麗。
策杖:拄着柺杖。
青雲:藍天。
綠野:綠色的原野。
丹桂:紅色的桂花。
煙霞:雲霧。
詩盟酒約:一起寫詩,喝酒。
尋花問柳:到處尋找花草。
遭時:遇到時機。
堯舜: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君王。
伊周:指周公,周朝的開國功臣。
綠鬢:指年老的人。
詞臣:善於寫詞的官員。
烏須:黑色的鬍鬚。
元宰:指宰相之職。
鳴騶:傳說中的神馬。
翻譯
數年懷念家鄉,多次抗拒外出的邀請,今天終於回家休息了。高興地走進紫色的閣樓和紅色的庭院,拂去身上的塵土,漫步在紅山綠水間。樓閣拔地而起,大廳敞開着,紅桂花依舊飄香滿洲。在雲霧繚繞的景色中,我們相約寫詩飲酒,每天都值得期待。
隨意地尋找花草遊玩,不去在意人間歲月的流逝。想到千年來歷經滄桑,竟然真的遇到了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君王堯舜,百年來致力於國家治理,卻自愧不如周公。年老的詩人,黑色的鬍鬚,又在青山對着白髮頭髮。坐在北窗下,園中傳來鳥兒的啼鳴,卻不聽到傳說中的神馬鳴叫。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詩人懷念家鄉、迴歸故土的情感,表現了對美好自然景色的讚美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通過對古今人物的對比,表達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减字木兰花 其十五 赠南昌万生世芳 》 —— [ 明 ] 夏言
- 《 浣溪沙 · 壬寅正月十六日見東宮踏冰過金海作二闋 》 —— [ 明 ] 夏言
- 《 浪淘沙令二闋(其一) 》 —— [ 明 ] 夏言
- 《 蝶戀花 · 次李蒲汀秋日之作 》 —— [ 明 ] 夏言
- 《 大江東去庚子初度,石門少傅、鬆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來賀,即席和答二闋 》 —— [ 明 ] 夏言
- 《 踏莎行 其二 答李蒲汀用韵 》 —— [ 明 ] 夏言
- 《 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 —— [ 明 ] 夏言
- 《 木兰花令 其三 初夏即事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