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官京師懷趙浚谷中丞

江潭詎意復修門,舊侶京華訝幾存。 跡比孤雲難有託,心思公子欲何言。 太白幾時還避晝,鬼方計日想稱藩。 李廣雁門今罷守,短衣獵騎正秋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帝京:指京城,即長安,古時稱爲帝京。
:懷念。
趙浚(zhào jùn):唐代宰相,字子厚。
谷中丞(gǔ zhōng chéng):指宰相的官職。
(jù):表示反問。
(lǚ):夥伴。
京華(jīng huá):指長安城。
幾存:多少還在。
跡比孤雲:形跡像孤雲一樣難以尋找。
公子:指貴族子弟。
太白:指金星,古代稱爲太白星。
鬼方:指鬼神的計算。
李廣:指李廣,漢代名將。
雁門:古地名,今陝西省延安市。
短衣獵騎:指短衣騎射的士兵。
秋原:秋天的原野。

翻譯

再次懷念長安城,想起宰相趙浚的身影,宰相的職位依然空缺。舊時的夥伴們在長安城中還有幾個留存。他的蹤跡難以尋覓,心中想念着那些公子們,卻不知該說些什麼。金星何時纔會避開白天,鬼神們又在計算着什麼時候稱臣。李廣在雁門已經停止了守衛,短衣騎射的士兵正在秋原上巡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長安城的懷念之情,以及對當時政治和社會狀況的思考。詩中通過描寫宰相趙浚的形象、長安城的舊時風貌以及一些歷史人物的動態,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的眷戀和對未來的疑慮。整體氛圍幽怨而又略帶憂慮,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