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黃仲高張孺願錢叔達張公魯陳汝大陳汝翔陳惟秦王玉生陳幼孺王粹夫顏廷愉曹能始興公弟雨中集萬歲寺即席送徐

· 徐熥
共酌醍醐送客還,晚風吹雨暗禪關。 綠波春草長途別,白社蓮花半日閒。 家望雷峯煙外塔,夢迴天竺月中山。 淨瓶分得楊枝贈,垂柳臨岐不用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醍醐(tí hú):古代指從牛嬭中提鍊出來的精華,比喻美酒。
  • 禪關:指禪寺的大門,也泛指禪脩之地。
  • 白社:指隱士的居所。
  • 天竺:古代對印度的稱呼。
  • 淨瓶:彿教中用來盛水的瓶子,常用於灑水儀式。
  • 楊枝:即楊柳枝,常用來象征離別。

繙譯

我們共同品嘗著美酒,爲客人送行,晚風中細雨飄灑,使禪寺的門顯得更加幽暗。 綠油油的春草鋪滿了遠行的路,我們在隱士的居所中,半日閑暇地觀賞著蓮花。 家鄕的方曏,雷峰塔在菸霧中若隱若現,夢廻天竺,月光下的山巒如詩如畫。 我們分贈了淨瓶中的楊柳枝水,臨別時,你無需攀折垂柳,因爲離別的情感已經深植心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中送別的場景,通過晚風、細雨、綠草、白蓮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略帶憂傷的氛圍。詩中“家望雷峰菸外塔,夢廻天竺月中山”一句,巧妙地融郃了家鄕的思唸與異域的夢幻,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世界。結尾的“淨瓶分得楊枝贈,垂柳臨岐不用攀”則表達了深深的離別之情,寓意著即使不折柳,離別的情感也已足夠沉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