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要離冢送陳伯孺之姑蘇

· 徐熥
漆燈明滅半無光,斷碣凋殘字幾行。 黃土一抔封馬鬣,紫苔三寸鏽魚腸。 月中似聽英魂泣,地下難埋俠骨香。 況與伯鸞丘壟近,煩君併爲薦椒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漆燈:塗有漆的燈,常用於祭祀。
  • 斷碣:斷裂的石碑。
  • 凋殘:殘破不全。
  • 黃土一抔:一捧黃土,形容墳墓。
  • 封馬鬣:指墳墓上的土堆。
  • 紫苔:紫色的苔蘚。
  • 鏽魚腸:形容劍上的鏽跡,這裡指古代的劍。
  • 英魂:英雄的霛魂。
  • 俠骨:俠義之士的遺骨。
  • 伯鸞:指陳伯孺,詩人的朋友。
  • 丘壟:墳墓。
  • 薦椒漿:獻上椒漿,一種祭祀用的酒。

繙譯

漆燈閃爍,光芒半失,斷裂的石碑上字跡殘破。 一捧黃土覆蓋著墳墓,紫色的苔蘚在劍上生鏽。 月光下倣彿能聽見英魂的哭泣,地下的俠骨香氣難以埋沒。 何況這裡離伯孺的墳墓很近,煩請你也爲他獻上椒漿。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墓地的淒涼景象,表達了對逝去英雄的哀思與敬仰。詩中“漆燈明滅”、“斷碣凋殘”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悲涼而神秘的氛圍。後句以“英魂泣”、“俠骨香”寓意英雄的不朽精神,情感深沉。結尾提及友人陳伯孺,增添了個人情感色彩,使詩歌情感更加豐富。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