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孺作溪樓聽雨圖見貽詩以酬之

· 徐熥
獨掩柴門客到稀,臨池生紙墨花飛。 主人莫道無相贈,風雨溪山盡帶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伯孺: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溪樓:建在溪邊的樓閣。
  • 聽雨:在雨中聆聽雨聲,常用來形容一種寧靜或憂鬱的心境。
  • 見貽:贈送給我。
  • :關閉。
  • 柴門:用樹枝編成的門,常指簡陋的門戶。
  • 墨花:墨跡飛濺形成的圖案,比喻書法或繪畫。
  • 風雨溪山:風雨中的溪流和山景。

翻譯

獨自關閉着簡陋的門,客人稀少,我在池邊用生紙作畫,墨跡飛濺如花。 主人啊,不要說我沒有相贈之物,你看那風雨中的溪流和山景,我已將它們全部帶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富有詩意的場景,通過「獨掩柴門」和「墨花飛」等意象,傳達出一種超然物外、自得其樂的心境。後兩句巧妙地以風雨溪山爲贈禮,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珍視,同時也展現了其豁達與灑脫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啓迪。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