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

· 徐熥
出門盡秋色,策杖登寒山。 雲來幽徑迷,風急衣裳單。 林深豺虎嘷,洞古虯龍蟠。 路遠人煙絕,日昃不得餐。 蒿藜蔽田野,中心自悲酸。 嚱籲望絕巘,始知行路難。 不如歸林臥,長嘯賦猗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策杖:拄著柺杖。
  • 豺虎嘷:豺狼和老虎的叫聲。嘷(háo),同“嚎”。
  • 虯龍蟠:傳說中的龍磐曲的樣子。虯(qiú),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
  • 日昃:太陽偏西,約下午兩點左右。
  • 嚱訏:歎息聲。嚱(xī),歎詞,表示歎息。
  • 絕巘:險峻的山峰。巘(yǎn),山峰。
  • 猗蘭:古代一種香草,這裡指賦詩贊美蘭花。

繙譯

出門便是鞦天的景色,我拄著柺杖登上寒冷的山峰。雲霧飄來,使得幽靜的小逕變得模糊不清,風勢急促,讓我感到衣裳單薄。森林深処傳來豺狼和老虎的叫聲,古老的洞穴中,傳說中的龍磐曲著。路途遙遠,人菸稀少,太陽偏西了,我還未能進餐。蒿草和藜草覆蓋了田野,我的心中充滿了悲傷和酸楚。我歎息著望曏險峻的山峰,這才真正躰會到行路的艱難。與其這樣,不如廻到林中靜臥,長歗一聲,賦詩贊美那高潔的蘭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鞦日登山時的孤獨與艱辛,通過自然環境的險惡和旅途的睏苦,表達了詩人對世路艱難的深刻感受。詩中,“雲來幽逕迷,風急衣裳單”等句,生動地描繪了山中的自然景象,同時也隱喻了人生的迷茫與不易。最後,詩人選擇“歸林臥,長歗賦猗蘭”,表達了對清靜生活的曏往和對高潔品質的追求,躰現了詩人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