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孤雲獨往還楞伽山中同石齋先生分韻

舒捲有妙理,誰雲倦始還。 垂天寧幻態,觸石豈無關。 神遠羣俱渙,情空跡自閒。 始知能體物,造化掌中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楞伽山:即靈山,佛教傳說中的一座山,寓意爲佛教聖地。
  • 先生:這裏指的是詩人徐宏祖。
  • 石齋:指的是徐宏祖的住所或書房。

翻譯

展開和捲起都有深奧的道理,誰說疲倦就要停止前行呢。 掛在天空的雲彩,並非虛幻的形態,接觸到石頭也並非毫無關聯。 神祕的遠方,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內心的情感卻空無一物,行蹤自由自在。 才明白能夠感悟萬物,創造力就像掌握在手中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徐宏祖在靈山石齋中的思考與感悟。詩中通過對雲、石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體悟。詩人通過展開和捲起的比喻,表達了對生活中種種複雜事物的理解,認爲其中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詩中還融入了對心靈境界的探索,表達了對內心世界的追求和超脫。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展現了詩人對人生、自然和心靈境界的獨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