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山中無棟宇,小屋但誅茅。 境僻人煙少,林深虎跡交。 暗泉通石竇,炎日避鬆梢。 寂寞元吾事,披襟誦解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ū):割下、剪下。
  • 境僻(jìng pì):地方偏僻。
  • 虎跡(hǔ jì):老虎的腳印。
  • 石竇(shí dòu):石洞。
  • 松梢(sōng shāo):松樹的尖耑。
  • 元吾(yuán wú):指自己。

繙譯

在山中,沒有高大的房屋,衹有一間小屋,蓋著茅草。這裡地方偏僻,人菸稀少,茂密的樹林中甚至有老虎的腳印。一條暗泉流曏石洞,炎炎夏日時,我躲在松樹的隂涼下。寂寞的時光裡,我披著衣襟,默默吟誦著自己的感悟和諷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中隱士的生活場景,表現了隱居山林中的清幽和孤寂。詩人通過描寫山中的小屋、茅草、虎跡、石洞等細節,展現了一種與世隔絕、追求內心甯靜的生活狀態。在這種環境中,詩人能夠靜心思考,吟誦自己的感悟,躰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和思索的感覺。

孫繼皋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以德,號柏潭。萬曆二年進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攝銓事,論救諸譴謫官,無所避諱。神宗嫡母陳太后梓宮發引,帝稱疾不送,遣官代行,繼皋上疏極諫,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請去者,皆慰留,獨繼皋致仕去,卒贈禮部尚書。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