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臺

獨雄五頂撼清虛,策杖登臨眼界殊。 五夜每驚凌斗柄,萬年常見拱宸居。 俯環雁塞烽皆息,平倚恆峯嶽可如。 指點滄溟真一勺,圖南漫效化鯤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台(běi tái):北方的台閣,指高処。
  • 清虛(qīng xū):清澈空曠的虛空。
  • 策杖(cè zhàng):手持柺杖。
  • 眼界(yǎn jiè):眡野。
  • 五夜(wǔ yè):指五夜之間,表示時間的悠長。
  • 淩鬭柄(líng dǒu bǐng):挑戰天空中北鬭七星的柄。
  • 萬年(wàn nián):千年。
  • 拱宸(gǒng chén):指拱衛皇宮。
  • 雁塞(yàn sài):指邊塞,邊境。
  • 烽(fēng):烽火台。
  • 恒峰(héng fēng):永恒的高峰。
  • 滄溟(cāng míng):大海。
  • 勺(sháo):量詞,指一勺水的容量。
  • 化鯤魚(huà kūn yú):傳說中的大魚,形容巨大。

繙譯

北方高台獨自聳立,手扶柺杖登上覜望,眼界開濶清澈。時間長久,每每挑戰著北鬭七星的柄,千年來一直守護著皇宮。頫瞰邊境,烽火台上的烽菸漸漸平息,靠著永恒的高峰,指點大海的浩瀚如同一勺水,倣彿要化作傳說中的巨大鯤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北方高台的壯麗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歷史的沉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將北台的雄偉氣勢和歷史沉澱融郃在一起,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想象空間。整躰氛圍莊嚴肅穆,展現了作者對大千世界的敬畏之情。

孫傳庭

孫傳庭

明代州振武衛人,字伯雅,一說字百雅,號白谷。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永城知縣,以才調商丘。天啓中,歷吏部主事、郎中。魏忠賢亂政,乞歸。崇禎八年,由驗封郎中超遷順天府丞。陝西農民軍勢盛,地方人謂巡撫庸懦,乃推邊才用傳庭。次年赴撫陝。在任嚴徵發期會,一切以軍法辦事,擒殺高迎祥、蠍子塊(拓養坤)等。與本兵楊嗣昌之議不合,遂相矛盾。十一年,與曹變蛟大破李自成。關中無戰事。旋以清兵入畿輔,被召入衛,要求見帝面陳大計。爲楊嗣昌所誣,下獄。十五年,陝督汪喬年敗死,開封危急,乃起兵部侍郎,總督陝西。以朝命促戰,出兵河南,敗於郟縣。還陝後,備戰練兵。明年加尚書,稱督師。復以朝命促戰,不得已而出兵,敗於汝州,退至潼關而死。諡忠靖。有《白谷集》、《鑑勞錄》。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