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送蔡都御史巡撫山東

· 夏言
諫闥封章,司農會計,久着賢聲。憶奉使西川,賑荒全陝,風裁霜厲,節操冰清。朝論同歸,帝心簡在,督餉雲中壯此行。指揮處,看三軍嬉飽,萬馬騰鳴。 天寒紫塞龍城。正坐擁、貔貅百萬兵。念虎帳風嚴,轅門月冷,敵聲夜撼,殺氣朝橫。諸葛神機,酇侯英略,芻粟如山轉運平。策勳日,定功同汗馬,麟閣書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諫闥(jiàntà):古代官職名,負責勸諫的官員。
司農(sīnóng):古代官職名,負責農業的官員。
賑荒(zhènhuāng):救濟災民缺糧的行動。
全陝(quánshǎn):指全陝西,這裏泛指整個陝西地區。
風裁霜厲:形容風很大,霜很冷。
節操(jiécāo):指節操清白,品行端正。
督餉(dūxiǎng):指督促糧食等物資的供應。
指揮處:指揮軍隊的地方。
嬉飽(xībǎo):吃飽喝足。
紫塞(zǐsài):紫色的邊塞,指邊境。
貔貅(píxiū):傳說中的瑞獸。
虎帳(hǔzhàng):指軍中將領的帳篷。
轅門(yuánmén):城門。
諸葛神機:指諸葛亮的智謀。
酇侯(zànghóu):指讚美的稱號。
芻粟(chú sù):草料和糧食。
麟閣(língé):指皇帝的書房。

翻譯

沁園春·送蔡都御史巡撫山東

諫闥封章,司農會計,長期享有良好聲譽。回憶起曾奉命前往西川,救濟陝西的饑荒,風大霜冷,自律清白。在朝廷上發表言論後,皇帝的心意簡明,派遣財務官員支援這次行程。在指揮所,看到三軍吃喝滿足,萬馬奔騰。

天寒的紫色邊塞龍城。正坐擁着成千上萬的士兵。想起虎帳中風很嚴,城門外月色寒冷,敵人的喧囂聲在夜晚震撼,戰鬥氣氛瀰漫。諸葛亮的智謀,讚美有如酇侯,草料和糧食如山般轉運平穩。每天獎勵勇士,功績與辛勤的戰馬齊名,皇帝親自題寫功勳在麟閣書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蔡都御史巡撫山東的場景,通過描寫官員的職責、行程和戰場上的景象,展現了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使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韻味。同時,詩中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讚美也體現了作者對英雄和智謀的敬佩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既展現了古代官員的責任與擔當,又表達了對英雄和智謀的讚美之情,是一首富有時代氣息和文化內涵的佳作。

夏言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