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詩謝山人榛

元美自名家,弱齡騁高步。 駘蕩尚書省,深衷託詞賦。 雅鄭難爲聽,聾俗多所誤。 寥寥韶濩音,師涓獨早悟。 卓犖李中郎,攜手即廣路。 騏驥憙服驤,千里不反顧。 高歌送浮雲,陰陽莽回互。 調笑天地間,焉知中所慕。 千載亦須臾,寧論貴與富。 惟有瓊瑤篇,可以垂竹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榛(zhēn):山名
駘蕩(dài dàng):指年輕人的行走姿態
尚書省:古代官署名
雅鄭:指古代音樂
韶濩(sháo hù):指音樂
涓(juān):指水流
卓犖(zhuó luò):指傑出的人物
李中郎:指李白
騏驥(qí jì):傳說中的神馬
憙服驤(xǐ fú xiāng):指神馬的騎乘
瓊瑤(qióng yáo):指珍貴的竹子

翻譯

元美自稱有才華,年輕時展現出非凡的才華。
在政府官署中自由行走,深情地表達自己的文辭和賦詩。
高雅的音樂難以被人理解,被俗世誤解。
寥寥幾聲美妙的音樂,老師涓早已領悟其中奧妙。
卓越的李白,與他一同踏上寬廣的道路。
神馬騏驥歡快地奔跑,千里之行不回頭。
高歌送走飄浮的雲彩,陰陽交替不斷。
在天地間調笑,誰知道他內心所向往。
千年轉瞬即逝,何必計較貴賤富貧。
唯有那些珍貴的竹子,才能流傳千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年輕有才華的詩人在追求音樂和詩歌藝術的道路上所經歷的心路歷程。詩人表達了對高雅藝術的追求和對世俗誤解的無奈,同時也展現了對傑出前輩的敬仰和對珍貴文學作品的珍視。整首詩意境深遠,通過對音樂、詩歌和人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徐中行

明浙江長興人,字子輿,號龍灣,因讀書天目山下,稱天目山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江西左布政使。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稱後七子。性好客,卒於官,人多哀之。有《青蘿集》、《天目山人集》。 ► 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