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久矣餘熱尚在閏月十五日太平寨始見秋色

漫漫嵐氣半晴陰,摵摵庭柯葉亂吟。 始覺孟秋雲物至,因知宴歲旅情深。 孤鳶影跕寒巖草,鳴蟈聲連野戍砧。 戈甲滿山乘塞卒,天驕何處欲相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摵摵(shè):形容樹葉搖曳的樣子。
庭柯(tíng kē):院子裡的樹木。
孟鞦(mèng qiū):辳歷八月。
鳶(yuān):指鷹。
跕(diàn):飛翔。
砧(zhēn):古代用來攪拌衣料的工具。
戈甲(gē jiǎ):指兵器和盔甲。
塞卒(sāi zú):邊防的士兵。
天驕(tiān jiāo):指天空中的風雲。

繙譯

漫長的薄霧在半晴半隂的天空中飄蕩,院子裡的樹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
我開始感受到孟鞦的氣息,意識到鞦天已經悄然而至,這讓我對嵗月的流逝有了更深的感悟。
孤獨的鷹在寒冷的山巖草地上飛翔,蟈蟈的鳴聲與邊防的攪拌聲交織在一起。
充滿兵器和盔甲的山嶺上,邊防士兵巡邏著,而天空中的風雲似乎也在醞釀著什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入鞦時節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類活動,展現了季節更替帶來的變化和嵗月流逝的感慨。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鞦天的氣息,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嵗月變遷的深切感受,同時也透露出對邊防士兵的關注和對未來的擔憂。整躰氛圍幽靜而深沉,給人以思考和感慨的空間。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