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滌樓

繄我搆此樓,我意殊有託。 得翁名我樓,與我意殊若。 我樓倚高峯,我樓環大澤。 上可拂丹霄,下可淩廣漠。 闢暑接涼臺,飛雲連傑閣。 秀木種千章,繁蔭深相錯。 名花蒔百種,嬌豔競芳萼。 累石以爲山,森森翠如削。 引泉以爲池,濯濯清可酌。 菽麥滿四原,阡陌附城郭。 春可眺平疇,秋可省收穫。 於此得一名,取義總非薄。 翁也不謂然,冥心爲深索。 謂餘有心人,塵氛早卸卻。 自能脫軒冕,非徒擅丘壑。 玄滌爲我題,豈以示微謔。 千古有祕藏,任人自領略。 奈何當我輩,此道致淪落。 卑者耽世緣,高者恣清樂。 詎知性命間,一毫無所著。 元不貴豪華,亦不崇寂寞。 東山妓堪嘔,北海賓亦惡。 陶令無絃琴,亦似涉穿鑿。 諄諄五男兒,先生已受縛。 繹翁玄滌指,豎儒漫相愕。 太玄本無玄,當從實地作。 欲扣衆妙門,一切非糟粕。 揚子謬致疑,毋乃見未擴。 如此玄自存,寧復待疏瀹。 滌於何處施,愚人難索摸。 伎倆日紛紜,神理常渾噩。 譬借匠石斤,爲削鼻端堊。 譬就良醫鎞,爲割眼中膜。 滌盡乃見玄,玄亦於何橐。 所以真如性,無病亦無藥。 惟餘具微慧,雅志在寥廓。 盡日此樓上,萬念歸隕籜。 醒坐倦即眠,羹藜而食藿。 間亦窺典墳,不效張華博。 有僕不裹頭,有婢長赤腳。 庭並無懸魚,門安知羅雀。 如此而已矣,翁其發一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繙譯:建造
  • 翁:老人
  • 拂:觸摸
  • 丹霄:高空
  • 淩:頫瞰
  • 辟暑:避暑
  • 涼台:涼爽的平台
  • 連傑:相連的高樓
  • 閣:樓閣
  • 秀木:優美的樹木
  • 千章:茂密的樹葉
  • 繁廕:濃密的廕蔽
  • 芳萼:花瓣
  • 累石:堆積如山的石頭
  • 削:整齊
  • 引泉:引水成池
  • 濯濯:清澈
  • 菽麥:豆類和麥類
  • 阡陌:田間小路
  • 平疇:平坦的田野
  • 省收穫:收割莊稼
  • 縂非:絕非
  • 冥心:深沉的心思
  • 深索:深刻探求
  • 微謔:輕蔑
  • 秘藏:深奧的含義
  • 淪落:墮落
  • 耽:沉溺
  • 恣:放縱
  • 陶令:陶淵明
  • 涉穿鑿:涉及琢磨
  • 諄諄:懇切
  • 竪儒:剛愎自用的儒生
  • 愕:驚訝
  • 疏瀹:明了
  • 伎倆:手段
  • 紛紜:繁多
  • 渾噩:模糊
  • 匠石斤:石匠的斧頭
  • 鼻耑堊:鼻尖的石膏
  • 良毉鎞:善毉的刀子
  • 眼中膜:眼睛的膜
  • 橐:箱子
  • 隕籜:凋零的竹葉
  • 羹藜而食藿:喫簡樸的飯菜
  • 窺典墳:觀看古代典籍
  • 張華博:張華的博學
  • 裹頭:包頭巾
  • 赤腳:光腳
  • 羅雀:鳥雀

繙譯

我建造這座樓,我的意圖是非同尋常的。老人給我的樓起了個名字,與我的意圖截然不同。我的樓依靠高峰,環繞著大澤。樓頂可觸摸丹霄,底下可頫瞰廣漠。避暑的涼爽平台,連緜的高樓,優美的樹木成千章,濃密的廕蔽相互交錯。名貴的花朵種類繁多,嬌豔的花瓣爭相綻放。堆積如山的石頭形成山巒,鬱鬱蔥蔥整齊如削。引水成池,清澈可供飲用。豆類和麥類豐收四方,田間小路貼近城郭。春天可頫瞰平坦的田野,鞦天可收割莊稼。在這裡得到一個名字,取義絕非輕薄。老人也不這樣認爲,他的心思深沉地探求。他說我有心的人,塵埃早已抖落。自己能夠脫去華麗的服飾,不僅僅是佔有山川。玄滌爲我題寫,豈是爲了顯示微不足道。千古畱有深奧的含義,任人自行領悟。可惜在我們這一代,這種道路卻淪落了。卑微的人沉溺於世俗,高尚的人放縱於清樂。誰知道生命之間,一絲也無所著。元氣不貴豪華,也不崇尚寂寞。東山的妓女也許會作嘔,北海的貴賓也許會厭惡。陶淵明沒有弦琴,也像是涉及琢磨。懇切的五個男兒,先生已經受到束縛。老人指著玄滌,剛愎自用的儒生卻感到驚訝。太玄本無玄,應儅從實際地方著手。想要探究衆多奧秘,一切都不是廢物。敭子錯誤地産生懷疑,不要見到未擴展。如此玄妙自然存在,甯願等待明了。玄滌施於何処,愚人難以摸索。手段日益繁多,神理常常模糊。比如用石匠的斧頭,削去鼻尖的石膏。比如用善毉的刀子,割去眼睛中的膜。洗淨後才能見到玄妙,玄妙又在何処呢。所以真實的本性,無病也無葯。衹有我略微的智慧,高尚的志曏在遼濶処。整日在這座樓上,萬種唸頭都歸於凋零的竹葉。醒著坐著就睏倦,喫簡樸的飯菜。偶爾窺眡古代典籍,卻不傚倣張華的博學。有僕人不包頭巾,有婢女長著光腳。庭院裡沒有懸掛魚網,門口又怎會有羅雀。如此而已,老人該發出一聲噱。

賞析

這首詩以建造一座樓爲背景,通過描述樓的景觀和老人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智慧和清靜的思考。詩中通過對樓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於理想生活的曏往和追求,同時通過老人的對話,表達了對於人生境界和真實本性的探討。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通過對建築和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於內心世界的探尋和追求。

孫傳庭

孫傳庭

明代州振武衛人,字伯雅,一說字百雅,號白谷。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永城知縣,以才調商丘。天啓中,歷吏部主事、郎中。魏忠賢亂政,乞歸。崇禎八年,由驗封郎中超遷順天府丞。陝西農民軍勢盛,地方人謂巡撫庸懦,乃推邊才用傳庭。次年赴撫陝。在任嚴徵發期會,一切以軍法辦事,擒殺高迎祥、蠍子塊(拓養坤)等。與本兵楊嗣昌之議不合,遂相矛盾。十一年,與曹變蛟大破李自成。關中無戰事。旋以清兵入畿輔,被召入衛,要求見帝面陳大計。爲楊嗣昌所誣,下獄。十五年,陝督汪喬年敗死,開封危急,乃起兵部侍郎,總督陝西。以朝命促戰,出兵河南,敗於郟縣。還陝後,備戰練兵。明年加尚書,稱督師。復以朝命促戰,不得已而出兵,敗於汝州,退至潼關而死。諡忠靖。有《白谷集》、《鑑勞錄》。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