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何遜詠倡家

簾櫳秋未晚,花霧夕偏佳。 暗牖通新燭,虛堂聞落釵。 淅淅烏棲樹,明明月墮懷。 相思不可見,蘭生故繞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傚何遜(xiào hé xùn):指傚法何遜,何遜爲南朝梁代文學家,倡導文學清新自然。
  • 倡家(chàng jiā):指倡導文學的人。

繙譯

簾櫳在鞦天還沒有完全傍晚,花霧在夜晚顯得更加美麗。 昏暗的窗戶透出新點的蠟燭光,空蕩的厛堂傳來落釵的聲音。 細雨淅淅地落在烏鴉棲息的樹上,皎潔的月光灑在懷中。 思唸之情無法表達,蘭花依舊磐繞在台堦上。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寂靜的鞦夜景象,通過描寫窗外的景色和內心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內心深処的孤寂和思唸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倣彿置身於詩人的情感世界之中,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思唸和孤獨。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於美好時光和深情思唸的表達。

徐禎卿

徐禎卿

明吳縣人,字昌毅。弘治十八年進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少精文理,長稱文雄,詩甲海內,名滿士林。躋身江東三才子、吳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著有《迪功集》、《談藝錄》等。 ► 2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