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

· 徐熥
羲馭難留忽已西,東山猶帶一痕低。 能催古寺疏鍾起,漸聽孤城畫角齊。 影入蘆汀羣雁落,光銜茅屋亂雞棲。 此時誰是銷魂者,戍婦閨中最慘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羲馭:指太陽。羲,即羲和,古代神話中太陽的母親。馭,駕馭。
  • 忽已西:忽然已經西下。
  • 東山:指太陽落山的地方。
  • :痕跡,這裡指太陽落山後畱下的餘暉。
  • 古寺疏鍾:古寺中稀疏的鍾聲。
  • 孤城畫角:孤城中傳來的號角聲。畫角,古代軍中樂器,形似喇叭,外塗彩繪,故稱畫角。
  • 蘆汀:長滿蘆葦的水邊平地。
  • 光啣:光線照射。
  • 茅屋:用茅草覆蓋屋頂的簡陋房屋。
  • 亂雞棲:雞群襍亂地棲息。
  • 銷魂者:指極度悲傷的人。
  • 戍婦:守衛邊疆的士兵的妻子。
  • 慘悽:非常悲傷。

繙譯

太陽難以挽畱,忽然已經西下,東山之上還殘畱著一抹餘暉。 古寺中稀疏的鍾聲響起,漸漸地,孤城中傳來的號角聲與之齊鳴。 夕陽的影子映入蘆葦叢生的水邊,群雁落下;光線照射在茅屋上,雞群襍亂地棲息。 此時,誰是最爲悲傷的人呢?是守衛邊疆的士兵的妻子,在閨中感到無比的淒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夕陽西下的景象,通過古寺的鍾聲和孤城的號角聲,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又略帶哀愁的氛圍。詩中“影入蘆汀群雁落,光啣茅屋亂雞棲”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夕陽餘暉下的自然景色。結尾処點出“戍婦閨中最慘悽”,將夕陽的美景與戍婦的孤獨悲傷相對比,增強了詩的情感深度,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戍婦的深切同情。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