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熥
千絲萬縷鬥妖嬈,和雨和煙陌上飄。 夜夜篴聲關塞路,年年杯酒灞陵橋。 隋堤臺女輸濃黛,楚國佳人鬥細腰。 只恐章臺春易老,幾回攀折恨蕭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妖嬈:嬌豔美好。
  • (dí):古代的一種樂器,類似於笛子。
  • 灞陵橋: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古代送別之地。
  • 濃黛:深色的眉毛,這裏指女子濃妝。
  • 細腰:指女子纖細的腰身。
  • 章臺:古代長安的一條街道,以柳樹著稱。
  • 攀折:折斷,這裏指折柳送別。
  • 蕭條:寂寞冷落,毫無生氣。

翻譯

千絲萬縷的柳枝在風中嬌豔地舞動,伴隨着雨和煙,在田間小路上飄揚。 每個夜晚,關塞的路上都回蕩着篴聲,每年都有人在灞陵橋上舉杯送別。 隋堤上的女子們濃妝豔抹,楚國的佳人們則比拼着纖細的腰身。 只是擔心章臺的春天易逝,多少次折柳送別,心中充滿了寂寞與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以柳樹爲載體,描繪了春天的景色與人們的情感。詩中,「千絲萬縷鬥妖嬈」生動地描繪了柳枝在春風中的柔美姿態,而「和雨和煙陌上飄」則增添了一抹朦朧的春意。後聯通過「夜夜篴聲」和「年年杯酒」表達了邊塞的孤寂與離別的哀愁。結尾的「幾回攀折恨蕭條」則深刻反映了人們對春天易逝、美好時光不再的無奈與惋惜。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