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勳胄廬墓冊

移家初定掩慈闈,忍聽人歌薤露晞。 哭向空山迷夜月,夢迴孤壟暗春暉。 血枯白日悽殘綵,腸絕終天咽斷機。 共道象賢還死孝,風前雙弔鶴來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勛胄廬(xūn zhòu lú):指劉勛的墓地。
  • 慈闈(cí wéi):古代帝王的宮室。
  • 薤露(xiè lù):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草葯。
  • 孤壟(gū lǒng):孤獨的墳墓。
  • 春暉(chūn huī):春天的陽光。
  • 血枯(xuè kū):心血乾涸。
  • 淒殘(qī cán):淒涼殘破。
  • (cǎi):彩色的。
  • 腸絕(cháng jué):心腸斷絕。
  • 象賢(xiàng xián):像賢人一樣。
  • 風前雙吊鶴(fēng qián shuāng diào hè):指風前兩衹懸掛的鶴。

繙譯

剛搬家定居就掩埋在皇宮附近,忍受著聽到人們唱著祭祀時用的草葯的歌聲。哭泣時望著空山,迷失在夜晚的月光中;夢中廻到那孤獨的墳墓,暗暗地感受到春天的陽光。心血乾涸,白天變得淒涼殘破,內心的痛苦終將消逝;心腸已經斷絕,再也無法挽廻。一起稱頌劉勛的高尚品德,也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孝道,風前兩衹懸掛的鶴來廻飛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對劉勛墓地的一種思唸和哀思之情。詩人通過描寫墓地周圍的景物和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對逝去親人的深深懷唸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內心深処的情感世界,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

孫繼皋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以德,號柏潭。萬曆二年進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攝銓事,論救諸譴謫官,無所避諱。神宗嫡母陳太后梓宮發引,帝稱疾不送,遣官代行,繼皋上疏極諫,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請去者,皆慰留,獨繼皋致仕去,卒贈禮部尚書。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