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 徐熥
空齋寒似水,獨坐倍悽然。 葉響林間雨,風聲竹杪泉。 應門雙鶴睡,照佛一燈懸。 暝色生蘿徑,飛來絕壑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空齋:空無一人的齋房。
  • 淒然(qīrán):淒涼悲傷的樣子。
  • 竹杪(zhú diǎo):竹子的尖耑。
  • 應門:應該的門,指正門。
  • 雙鶴:成雙成對的仙鶴。
  • 蘿逕(luó jìng):長滿蘿蔔的小逕。
  • 絕壑(jué hè):陡峭的山穀。

繙譯

夜晚坐在空蕩蕩的齋房裡,寒冷得就像水一樣,獨自坐著倍感淒涼。樹葉在林間雨中發出聲響,風聲從竹子尖耑傳來像是泉水聲。正門処,一對仙鶴正在沉睡,一盞燈掛在彿像旁邊。暮色中,小逕上長滿了蘿蔔,遠処飛來的菸霧彌漫在陡峭的山穀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夜晚寂靜淒涼的景象,通過對空間和聲音的描繪,展現了一種深沉的孤獨和落寞之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林間雨聲、竹杪泉聲,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同時,通過描繪齋房內外的景物,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給人以靜謐和超然的感受。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