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騮馬

· 徐熥
蹀躞橫行意,悲鳴戀主身。 金鞭垂漢月,玉勒控邊塵。 影絕追奔易,蹄高轉戰頻。 不辭流汗血,未可事和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蹀躞(dié xiè):小步快走。
  • 金鞭:指馬上的繮繩。
  • 玉勒:指馬上的轡頭。
  • (kòng):控制。
  • 邊塵:指邊境的塵土。
  • 影絕:指馬影消失。
  • 追奔:追趕。
  • 蹄高:馬蹄高昂。
  • 轉戰:轉變戰場。
  • 不辭:不顧。
  • 和親:指和親政策,即通過聯姻來維持國家間的和平。

翻譯

紫騮馬小步快走,表現出不安的情緒,悲鳴表示對主人的眷戀。繮繩垂下如同掛着明亮的月亮,轡頭控制着邊境的塵土。馬影消失後,追趕和戰鬥頻繁,馬蹄高昂,戰場不斷轉移。它不顧流出的汗水和鮮血,無法成爲和親的工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匹紫騮馬在戰場上的形象,展現了它忠誠、勇敢的一面。作者通過對馬的描寫,表達了對戰爭的悲憫之情,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的社會現實。整首詩意境深遠,通過對馬的形象描寫,表達了對戰爭殘酷性的思考和對和平的嚮往。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