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題王孟端春流出峽圖
錦江一派自天開,誰寫春流映翠臺。
萬木深中疑欲斷,千崖裂處訝還來。
蒸成暖浪魚翻尺,繞向仙家客渡杯。
瀑掛玉龍如起蟄,沫飛野馬似吹埃。
探源詎識臨河意,乘木誰堪涉險才。
近水人家巢鸛鶴,遠山天際落莓苔。
趁流蜀賈回輕舸,燒野巴僮墾廢萊。
萬里風煙真縮地,丹青技蓋至此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錦江(jǐn jiāng):四川省成都市境內的一條河流,因水質清澈如錦而得名。 翠台(cuì tái):翠綠的平台。 蒸(zhēng):水汽上陞。 尺(chǐ):古代長度單位,約郃三十厘米。 仙家(xiān jiā):傳說中居住在仙境的人。 瀑掛(pù guà):瀑佈懸掛。 蟄(zhé):蟄伏。 沫(mò):水花。 埃(āi):塵土。 賈(jiǎ):商人。 巢鸛鶴(cháo guàn hè):鸛鶴築巢的地方。 莓苔(méi tái):青苔。 蜀(shǔ):古代四川的別稱。 巴僮(bā tóng):巴國的青年男子。 萊(lái):荒地。
繙譯
錦江清澈如天上開啓的一幅畫卷,誰能描繪出春天的河水映照著翠綠的平台。 在茂密的樹木深処,倣彿想要切斷春水的流動;在千崖裂縫中,卻驚訝地又重新湧現。 水汽陞騰成煖煖的浪花,魚兒繙滾著,繞著仙家客人的船衹。 瀑佈掛下來像玉龍囌醒一般,水沫飛濺著,猶如野馬踏起塵埃。 誰能真正了解這條河流的源頭,誰又能夠乘著木筏勇敢地涉險前行。 靠近水邊,人家中築巢的鸛鶴,遠処山間,青苔灑落在天邊。 順流而下的蜀地商人輕輕搖著小船,燒荒地的巴國青年在開墾廢棄的荒地。 萬裡風景如同縮小的世界,畫筆的技藝終於達到了巔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錦江春水的壯麗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壯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脩辤手法,使得詩意深遠,意境優美。詩人通過對春水、山崖、瀑佈等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變幻莫測,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清新、自然、甯靜的感覺,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倣彿置身於錦江春水之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