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懷柔城

塞下孤城古白檀,半臨平野半依山。 秋來亭徼無㷭火,官馬千家苜蓿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檀(bái tán):一種香木,也指城牆
  • 徼(jiào):高聳
  • 㷭(mǐ):古代一種燃燒物,用於照明

繙譯

登上懷柔城,這座孤立在邊塞的古城牆,半嵌在平野上,半依偎在山腳下。鞦天來臨,城牆上的烽火已經熄滅,官員的馬匹在城內悠閑地喫著苜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懷柔城的景象,城牆高聳,孤立在邊塞之上,一半與平野相連,一半依偎在山腳下,展現出一種古樸而壯美的景致。詩中描寫了鞦天的懷柔城,烽火已熄,官員的馬匹在城內悠閑覔食,給人一種甯靜祥和的感覺。整躰氛圍清幽,意境深遠,展現了懷柔城的甯靜和古老之美。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