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川對雨二首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雲。 緣階起素沫,竟水聚圓文。 河柳低未舉,山花落已芬。 清尊久不薦,淹留遂待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單于川:地名,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一帶。
  • 崇朝:整個早晨。
  • (gòu):遭遇,遇到。
  • 行雨:即陣雨。
  • 薄晚:傍晚。
  • :聚集。
  • 緣階:沿着臺階。
  • 素沫:白色的水沫。
  • 竟水:水流盡頭。
  • 圓文:圓形的水紋。
  • 河柳:河邊的柳樹。
  • 低未舉:低垂未揚起。
  • 山花:山中的花朵。
  • 落已芬:落下後依然芬芳。
  • 清尊:清潔的酒杯。
  • 不薦:未斟酒。
  • 淹留:停留。
  • 待君:等待客人。

翻譯

整個早晨遭遇陣雨,傍晚時分雲層聚集。 沿着臺階升起白色的水沫,水流盡頭聚集着圓形的水紋。 河邊的柳樹低垂未揚起,山中的花朵落下後依然芬芳。 清潔的酒杯久未斟酒,停留在這裏等待着客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單于川一帶的自然景色和等待客人的情景。詩中,「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雲」生動地描繪了天氣的變化,早晨的陣雨和傍晚的密雲,形成鮮明的對比。後兩句通過對河柳和山花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物來襯托等待的心情。最後兩句「清尊久不薦,淹留遂待君」則直接表達了等待客人的情境,酒杯雖清卻未斟酒,顯示出主人的期待和耐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

蘇味道

蘇味道

蘇味道,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縣)人,少有才華,20歲舉進士,累遷咸陽尉。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苟合取容,處事依違兩可,時稱“蘇模棱”。因阿附張易之,中宗時貶郿州刺史,死於任所。與杜審言、崔融、李嶠並稱爲文章四友,與李嶠並稱蘇李。對唐代律詩發展有推動作用,詩多應制之作,浮豔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詠長安元宵夜花燈盛況,爲傳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詩》錄其詩16首。蘇味道死後葬今欒城蘇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蘇”爲其後裔。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