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山鄰

石橋春澗已歸遲,夢入仙山山不知。 柱史從來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橋:山間的小橋,常以石材建造。
  • 春澗:春天的山澗,澗水因春雨而漲。
  • 柱史:古代官名,這裡指高拾遺。
  • 青牛道士:傳說中騎青牛的道士,常指隱士或仙人。

繙譯

春天的山澗中,石橋上的花朵似乎歸來得有些遲緩,我夢遊至仙山之中,卻渾然不覺。高拾遺這位柱史,從來不是塵世的俗吏,那些騎著青牛的道士們,請不要對他有所懷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山中的夢幻景象,通過“石橋春澗”和“夢入仙山”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於自然與仙境的曏往。詩中“柱史從來非俗吏”一句,既表達了對高拾遺清高脫俗品格的贊賞,也反映了詩人自身對於超脫塵世的渴望。末句“青牛道士莫相疑”則帶有勸誡的意味,希望人們不要誤解高拾遺的真正身份和志曏。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隱逸情懷。

儲嗣宗

唐人。宣宗大中進士。與顧非熊相結好,以詩著名。有集。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