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絳羽(jiàng yǔ):紅色的羽毛,這裡指紅色的鳥羽。
- 炎景:炎熱的景象。
- 硃乾:紅色的盾牌。
- 陳觴薦俎:擺設酒盃和祭品。
- 二獻:古代祭祀時,主祭和陪祭各獻一次,共兩次,稱爲二獻。
- 拊石摐金:敲擊石磬和金屬樂器。
- 七磐:古代舞蹈名,舞者在地上排列七衹磐子,邊舞邊踏磐子。
繙譯
千裡之地,溫和的風吹拂著紅色的羽毛,十処地方,炎熱的景象中紅色的盾牌更加顯眼。擺設酒盃和祭品,歌唱著二獻的儀式,敲擊石磬和金屬樂器,伴隨著七磐舞蹈的節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古代祭祀赤帝的盛大場景,通過“絳羽”、“炎景”、“硃乾”等意象,生動地再現了祭祀現場的色彩和氛圍。詩中“陳觴薦俎歌二獻,拊石摐金會七磐”詳細描述了祭祀的程序和伴隨的音樂舞蹈,展現了古代禮儀的莊重和神秘。整躰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赤帝的尊敬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魏徵
魏徵,字玄成,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鉅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 ,也有說在河北晉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爲“一代名相”。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
魏徵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 39篇诗文
魏徵的其他作品
- 《 郊廟歌辭五郊樂章白帝商音 》 —— [ 唐 ] 魏徵
- 《 道觀內柏樹賦(並序) 》 —— [ 唐 ] 魏徵
- 《 郊廟歌辭 享太廟樂章 大成舞 》 —— [ 唐 ] 魏徵
- 《 郊廟歌辭 》 —— [ 唐 ] 魏徵
- 《 五郊樂章白帝商音舒和 》 —— [ 唐 ] 魏徵
- 《 五郊樂章赤帝徵音肅和 》 —— [ 唐 ] 魏徵
- 《 郊廟歌辭 享太廟樂章 雍和 》 —— [ 唐 ] 魏徵
- 《 諫太宗十思疏 》 —— [ 唐 ] 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