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兔者
所獵一何酷,終年耗林麓。飛走如未空,貪殘豈知足。
嘗聞獵書史,可以鑑榮辱。嘗聞獵賢良,可以霸邦國。
如何縱網羅,空成肥骨肉。和濟俱不聞,曷所禳顛覆。
誰能爲扣天地爐,鑄此傷生其可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雉兔者:指獵取野雞和兔子的人。
- 一何:多麽。
- 耗:消耗,這裡指獵殺。
- 林麓:山林。
- 飛走:指飛禽走獸。
- 貪殘:貪婪殘忍。
- 獵書史:指通過閲讀歷史書籍來獲取知識和教訓。
- 鋻榮辱:借鋻歷史上的榮辱得失。
- 獵賢良:指選拔和使用賢能之人。
- 霸邦國:使國家強盛。
- 縱網羅:放縱捕獵的行爲。
- 肥骨肉:指獵物,這裡比喻無意義的殺戮。
- 和濟:和諧救濟。
- 曷所:何所,哪裡。
- 禳顛覆:避免災難。
- 天地爐:比喻天地間的大熔爐,指宇宙。
- 傷生:傷害生命。
繙譯
獵取野雞和兔子的人,他們的獵殺行爲是多麽殘酷,整年都在消耗山林中的生命。飛禽走獸似乎永遠捕不完,他們的貪婪和殘忍又怎會知足?
曾經聽說通過閲讀歷史書籍,可以借鋻歷史上的榮辱得失。曾經聽說選拔和使用賢能之人,可以使國家強盛。
爲何要放縱捕獵的行爲,讓這些無意義的殺戮成就了肥美的骨肉。和諧救濟的事情卻無人問津,哪裡能夠避免災難的發生?
誰能曏天地間的大熔爐請求,鑄造出這樣傷害生命的行爲,難道是可以的嗎?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獵人殘酷的捕獵行爲,批判了人類對自然的無情掠奪和貪婪本性。詩中,“獵書史”與“獵賢良”形成對比,強調了知識和賢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而“縱網羅”則揭示了無節制的捕獵對生態平衡的破壞。最後,詩人以天地爐爲喻,質疑這種傷害生命的行爲的正儅性,表達了對生命尊重和自然和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