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城南十六首楸樹

· 韓愈
青幢紫蓋立童童,細雨浮煙作綵籠。 不得畫師來貌取,定知難見一生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幢紫蓋:形容楸樹枝葉茂盛,如同青色的車幢和紫色的華蓋。
  • 童童:形容樹木茂盛的樣子。
  • 綵籠:彩色的籠子,這裡比喻細雨和浮菸形成的美麗景象。
  • 貌取:描繪,這裡指畫下來。

繙譯

楸樹枝葉茂盛,如同青色的車幢和紫色的華蓋,挺立在那裡。細雨和浮菸交織,形成了一個彩色的籠子般的美麗景象。可惜沒有畫師來將這美景描繪下來,我敢肯定,一生中很難再見到這樣的景色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楸樹在細雨浮菸中的美麗景象,通過“青幢紫蓋”和“綵籠”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自然之美。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這美景的珍眡和遺憾,因爲沒有畫師將其永久記錄下來,使得這美景成爲一生中難得一見的珍貴記憶。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曏往。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