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乘:佛教術語,指追求成佛的廣大修行法門。
- 一等義:最高的真理。
- 遮閉:障礙,限制。
- 著相:執着於外在的形象或形式。
- 執滯:固執,不靈活。
- 真宗:真正的宗旨或原則。
- 空寂:佛教術語,指超越一切物質和精神現象的絕對空無狀態。
- 本體:事物的根本性質或實質。
- 無問亦無說:不需提問也不需解釋,指真理自明。
- 常照:永遠明晰,不迷失。
- 勿使廢:不要讓它廢棄或失去。
- 行道:修行,實踐佛法。
翻譯
大乘佛教的最高真理,本來就沒有任何障礙。 凡夫俗子執着於外在形象,心中產生固執不化。 無心纔是真正的宗旨,空無寂靜是事物的根本。 無需提問也無需解釋,永遠保持明晰不迷失。 佛的弟子已經修行到位,就不必再擔憂來去之事。
賞析
這首詩偈深刻闡述了大乘佛教的核心理念。詩人龐蘊通過對比凡夫與佛子的境界,強調了「無心」與「空寂」的重要性。詩中「無問亦無說」一句,表達了真理的自明性,無需多言。最後兩句則鼓勵修行者放下世俗的憂慮,專注於內心的修行。整首詩偈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佛教的智慧與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