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
北風吹早雁,日夕渡河飛。
氣冷膠應折,霜明草正腓。
老臣帷幄算,元宰廟堂機。
餞飲回仙蹕,臨戎解御衣。
軍裝乘曉發,師律候春歸。
方佇勳庸盛,天詞降紫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詩人按照前人的詩作(通常是皇帝或重要人物的詩)的題材、韻腳和風格來創作。
- 聖制:指皇帝的命令或作品。
- 望春宮:宮殿名,可能與春天有關。
- 朔方:古代北方的泛稱,這裏指邊疆地區。
- 大總管:唐代官職,負責軍事指揮。
- 張仁亶:詩人所詠的對象,可能是某位將領。
- 膠:古人認爲冬至後天氣寒冷,膠水會凝固,此處比喻河流冰封。
- 腓:形容草木因霜凍而枯萎。
- 帷幄算:指在軍帳中運籌帷幄,制定戰略。
- 元宰:宰相,國家的主要官員。
- 廟堂機:朝廷決策的核心機密。
- 仙蹕:皇帝出行時的車駕,此指皇帝的歸來。
- 臨戎:親臨戰場。
- 御衣:皇帝的衣物,此處表示皇帝脫下御服以示親近。
- 勳庸:功勞和功績。
- 紫微:古代星宿名,也代指皇宮或皇帝。
翻譯
北風已吹起早來的雁羣,它們整日在河上飛來飛去。寒冷的氣候使河水結冰,草木因霜凍而枯黃。年邁的老臣在軍帳中策劃,宰相在朝廷上運籌帷幄。我們歡宴爲您的出征送行,皇帝親自脫下御衣表達關懷。軍隊在拂曉出發,將領們期待着春天凱旋歸來。我們期待您立下赫赫戰功,皇帝的詔書從天而降,宣告您的榮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親臨望春宮爲邊疆將領張仁亶送行的場景,通過北雁、冰河、霜草等意象,渲染出深秋的肅殺氣氛,展現出邊關的嚴寒和戰爭的緊張。蘇頲運用「帷幄算」、「廟堂機」等詞語,讚美了老臣和宰相的智謀與朝廷的決策力。同時,皇帝的親民舉動和對將領的期待,體現了皇家對軍事勝利的高度重視。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典雅,展現了唐朝盛世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