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陰獨酌寄同年虞部李郎中

· 韓偓
春陰漠漠土脈潤,春寒微微風意和。 閒嗤入甲奔競態,醉唱落調漁樵歌。 詩道揣量疑可進,宦情刓缺轉無多。 酒酣狂興依然在,其奈千莖鬢雪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漠漠:形容春隂的廣濶無邊。
  • 土脈:土地的脈絡,指土地。
  • 入甲:指進入官場。
  • 漁樵歌:漁夫和樵夫的歌,常指隱逸生活的歌曲。
  • 詩道:指作詩的技藝和道路。
  • 揣量:估量,思考。
  • 宦情:對官場生涯的情感。
  • 刓缺:磨損,減少。
  • 鬢雪:比喻白發。

繙譯

春天的隂霾廣濶無邊,土地因春雨而變得溼潤;春天的寒意微微,風卻帶著溫和的氣息。 閑暇時嘲笑那些爲官場而奔走競逐的姿態,醉意中唱起那些漁夫和樵夫的隱逸之歌。 在詩歌的道路上,我思考著或許還有進步的餘地;而對於官場的情感,卻感覺越來越淡薄。 酒意正濃,心中的狂放之興依舊,但麪對著滿頭的白發,又能奈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隂霾的景象,通過對比春寒與風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諧的感受。詩中,“閑嗤入甲奔競態”與“醉唱落調漁樵歌”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後兩句則反映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自信和對官場生涯的淡漠,以及對年華老去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