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區弘南歸

· 韓愈
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以飛。 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鑱天荒是非。 野有象犀水貝璣,分散百寶人士稀。 我遷於南日周圍,來見者衆莫伊俙。 爰有區子熒熒暉,觀以彝訓或從違。 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雖有不逮驅騑騑,或採於薄漁於磯。 服役不辱言不譏,從我荊州來京畿。 離其母妻絕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雖勤苦終何希,王都觀闕雙巍巍。 騰蹋衆駿事鞍鞿,佩服上色紫與緋。 獨子之節可嗟唏,母附書至妻寄衣。 開書拆衣淚痕晞,雖不敕還情庶幾。 朝暮盤羞惻庭闈,幽房無人感伊威。 人生此難餘可祈,子去矣時若發機。 蜃瀋海底氣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翬。 處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隱不腓。 況今天子鋪德威,蔽能者誅薦受禨。 出送撫揹我涕揮,行行正直慎脂韋。 業成志樹來頎頎,我當爲子言天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和悅。
  • 蟲沙猿鶴:比喻戰死的將士或死於戰亂的人民。
  • 洶洶:形容聲勢盛大的樣子。
  •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 莽翠微:莽,廣濶;翠微,山色青翠。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甯遠縣南。
  • 鑱天:刺曏天空。
  • 荒是非:荒,荒誕;是非,對錯。
  • 象犀:象牙和犀牛角。
  • 貝璣:貝殼和珠璣。
  • 日周圍:指時間一周。
  • 伊俙:疑惑的樣子。
  • 葑菲:蘿蔔和蕪菁,比喻微賤之物。
  • 纆徽:繩索。
  • 騑騑:馬行走不停的樣子。
  • :水邊突出的巖石。
  •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
  • 因依:依靠。
  • 觀闕:宮門前的雙柱。
  • :馬韁繩。
  • 紫與緋:紫色和緋紅色,古代官服的顔色。
  • 伊威:一種小蟲。
  • :大蛤蜊。
  • :五彩的野雞。
  • 処子:処女。
  • :病痛。
  • :祭祀求福。
  • 脂韋:油脂和軟皮。
  • 頎頎:高大的樣子。

繙譯

和悅的昔日南征的軍隊不再歸來,戰死的將士和死於戰亂的人民如同蟲沙猿鶴般隱藏飛翔。洞庭湖聲勢浩大,山色青翠廣濶,九疑山刺曏天空,荒誕的是非之地。野地裡有象牙和犀牛角,水中有貝殼和珠璣,分散著各種珍寶,人才稀少。我被遷到南方已有一周時間,來見我的人衆多,卻沒有人能真正理解我。

於是有了區子,他的光芒照耀,我用常理來觀察他,有時順從有時違背。我想到前人曾用蘿蔔和蕪菁來比喻,用斧頭砍落,用繩索牽引。雖然有些地方不及,但馬兒依然行走不停,有時在薄地採集,有時在水邊的巖石上捕魚。他服役不受辱,言語不被人譏笑,跟隨我從荊州來到京畿。離開他的母親和妻子,斷絕了依靠,可歎我的道路不能讓自己富裕。

你雖然勤勞辛苦,但最終有何希望?王都的宮門雙柱巍峨,衆多駿馬奔騰,馬韁繩緊握,珮戴著紫色和緋紅色的官服。唯獨你的節操令人贊歎,母親寄來書信,妻子寄來衣服。打開書信,拆開衣服,淚痕乾涸,雖然沒有明確的命令,但情感上或許有所期待。早晚的磐子裡都是悲傷的食物,庭院裡幽靜的房間無人,感覺到伊威小蟲的存在。

人生中這樣的苦難,其餘的可以祈求,你離開的時候如同發箭一般迅速。大蛤蜊沉入海底,氣息陞騰,五彩的野雞在野外伏擊,早晨的扇子揮動。処女窈窕,是王所喜愛的妃子,如果有美德,即使隱匿也不會有病痛。何況現在天子廣佈德威,遮蔽有才能的人,誅殺推薦受福。出門送行,撫摸著背,我淚流滿麪,行走正直,謹慎如油脂和軟皮。事業成功,志曏樹立,你將高大,我將爲你打開天門。

賞析

這首詩是韓瘉送別區弘南歸的作品,詩中通過對南征軍隊的描繪,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苦難。詩人以自己的遷徙經歷爲背景,表達了對區弘的贊賞和對其未來的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蟲沙猿鶴”、“九疑鑱天”等,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韓瘉詩歌的獨特魅力。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