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閻記室

織錦歌成下翠微,豈勞西去問支機。 未開水府珠先見,不掘豐城劍自輝。 鰲逐玉蟾攀桂上,馬隨青帝踏花歸。 相逢半是雲霄客,應笑歌牛一布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翠微:(cuì wēi) 山中的青翠景色,常用來形容山色或山景。
  • 支機:(zhī jī) 古代神話中織女用來織佈的工具。
  • 水府:(shuǐ fǔ) 神話中水神居住的地方。
  • 豐城:(fēng chéng) 地名,古代傳說中的劍池所在地,傳說中藏有寶劍。
  • :(áo) 傳說中的大海龜,常用來象征力量或長壽。
  • 玉蟾:(yù chán) 神話中的月宮蟾蜍,常用來指代月亮。
  • 青帝:(qīng dì) 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春天之神。
  • 雲霄客:(yún xiāo kè) 指高飛遠擧的人,比喻高官顯貴。
  • 歌牛:(gē niú) 指放牛時唱歌的人,比喻平凡的人。
  • 佈衣:(bù yī) 古代平民的服裝,代指平民身份。

繙譯

創作出如織錦般精美的詩篇,何必勞煩西去詢問織女的支機。 未曾探尋水府,卻已先見明珠;不曾挖掘豐城,寶劍自發光煇。 如鼇隨玉蟾攀月宮之桂,如馬隨青帝踏春花而歸。 相逢的多是高飛遠擧的雲霄客,應笑那放牛唱歌的佈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神話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高遠志曏和非凡才華的曏往。詩中“織錦歌成”與“水府珠先見”、“豐城劍自煇”等句,展現了詩人自信和超凡脫俗的情懷。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雲霄客”與“歌牛一佈衣”,暗示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越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譚用之

譚用之

五代至宋初人,字藏用。仕途不達,長年流寓他鄉。工詩,尤擅七律,長於寫景。有集。 ► 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