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兄各年八十餘見招遊洞

鶴髮婆娑鄉里親,相邀共看往年春。 擬將兒女歸來住,且是茅山見老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鶴髮:白髮,形容年老。
  • 婆娑:形容樹枝葉紛披的樣子,這裏形容人的動作緩慢、優雅。
  • 鄉里親:同鄉的親戚。
  • 擬將:打算讓。
  • 兒女:子女。
  • 歸來住:回來居住。
  • 茅山:山名,位於江蘇省句容市,這裏可能指作者的家鄉或某個特定的地方。
  • 見老人:拜訪老人。

翻譯

白髮蒼蒼、動作優雅的同鄉親戚們,相約一起去看往年的春天。打算讓子女們回來居住,暫且在茅山拜訪這些老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溫馨的鄉村生活畫面。詩中,「鶴髮婆娑」形象地描繪了老人們的形象,而「鄉里親」則表達了深厚的鄉情。後兩句則透露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家族團聚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鄉村生活的寧靜與和諧。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