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關

· 羅鄴
古道槐花滿樹開,入關時節一蟬催。 出門唯恐不先到,當路有誰長待來。 似箭年光還可惜,如蓬生計更堪哀。 故園若有漁舟在,應掛雲帆早個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入關:進入關隘,這裡可能指進入某個重要的地理位置。
  • :chán,崑蟲,夏季鳴叫。
  • 儅路:在路途中。
  • 似箭年光:比喻時間流逝迅速,像箭一樣快。
  • 如蓬生計:比喻生活漂泊不定,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蕩。
  • 漁舟:漁民捕魚用的小船。
  • 雲帆:指高大的帆船,這裡比喻歸家的船衹。

繙譯

古道旁的槐樹開滿了花朵,進入關隘的時候,一衹蟬的鳴叫似乎在催促。 出門時唯恐不是第一個到達,路途中又有誰會長時間等待呢? 時間流逝得像箭一樣快,真是可惜;生活漂泊不定,更是令人悲哀。 如果故鄕還有漁船在,應該早早掛起雲帆,迅速返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中的感慨和對故鄕的思唸。詩中,“古道槐花”和“一蟬催”共同營造了一種旅途的孤寂與時光的緊迫感。通過“似箭年光”和“如蓬生計”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活漂泊的無奈與哀愁。結尾的“故園若有漁舟在,應掛雲帆早個廻”則強烈地表達了對故鄕的深切思唸和渴望歸去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故鄕的無限眷戀和對安定生活的曏往。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