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過壽安山館

· 羅鄴
舊國多將泉石親,西遊愛此拂行塵。 簾開山色離亭午,步入松香別島春。 誰肯暫安耕釣地,相逢謾嘆路岐身。 歸期不及桃花水,江上何曾鱠雪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舊國:故鄕。
  • :與。
  • 泉石:指山水。
  • 西遊:西行遊歷。
  • 拂行塵:指旅行中的塵埃。
  • 離亭:指路邊的亭子。
  • :正午。
  • 別島春:別処的春色。
  • 耕釣地:指隱居的地方。
  • 謾歎:空歎。
  • 路岐身:指旅途中的自己。
  • 桃花水:指春水,因桃花盛開時河水上漲而得名。
  • 鱠雪鱗:指美味的魚。

繙譯

故鄕的人們多與山水爲伴,我西行遊歷時喜愛這裡的拂去行塵。 簾子拉開,山色映入眼簾,正午時分在路邊的亭子中, 步入松林,聞到松香,倣彿置身於別処的春色之中。 誰願意暫時放棄隱居的田園生活, 相逢時衹是空歎旅途中的自己。 歸期恐怕趕不上桃花盛開時的春水, 江上又怎能品嘗到美味的魚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遊歷時對故鄕山水的眷戀,以及對旅途生活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泉石”、“拂行塵”、“山色”、“松香”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歸期的無奈和對美食的渴望,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旅途和故鄕的複襍情感。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