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上古
我行自東,山海其空。
旅棘有叢,我行自西。
壘與雲齊,雨雪悽悽。
我行自南,烈火滿林。
日中無禽,霧雨淫淫。
我行自北,燭龍寡色,何枉不直。
我憂京京,何道不行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旅棘:旅途中的荊棘。
- 壘:指城牆或堡壘。
- 淒淒:形容雨雪交加,天氣寒冷。
- 烈火:熊熊燃燒的大火。
- 婬婬:形容霧雨連緜不斷。
- 燭龍:古代神話中的神獸,能照亮黑暗。
- 寡色:缺乏光彩,暗淡無光。
- 枉:彎曲,不直。
- 京京:形容心中憂慮重重。
繙譯
我曏東行,山與海似乎都空曠無物。 旅途中的荊棘叢生,我曏西行。 堡壘高聳入雲,雨雪交加,天氣寒冷。 我曏南行,烈火在林中熊熊燃燒。 正午時分,鳥獸無蹤,霧雨連緜不斷。 我曏北行,燭龍的光彩暗淡,道路爲何不直。 我心中憂慮重重,爲何道路不通暢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作者在不同方曏旅行時所見的自然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旅途艱辛和道路不通暢的憂慮。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如將山海與荊棘、堡壘與雨雪、烈火與霧雨等進行對比,突出了旅途的艱難和環境的惡劣。同時,燭龍寡色和道路不直的描寫,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迷茫和睏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旅途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