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作貽祖三詠
朝行敷水上,暮出華山東。
高館宿初靜,長亭秋轉空。
日餘久淪汨,重此聞霜風。
淅瀝入溪樹,颼飀驚夕鴻。
悽然望伊洛,如見息陽宮。
舊識無高位,新知盡固窮。
夫君獨輕舉,遠近善文雄。
豈念千里駕,崎嶇秦塞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陽:地名,位於陝西省。
- 貽:贈送。
- 敷水:水名,流經華陰。
- 高館:高大的館舍。
- 宿:住宿。
- 長亭:古代設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作送別之處。
- 秋轉空:秋天變得空曠。
- 淪汨:沉淪,指久居下位。
- 淅瀝:形容雨聲或風聲。
- 颼飀:風聲。
- 伊洛:伊水和洛水,代指洛陽。
- 息陽宮:古代宮殿名,此處可能指洛陽的宮殿。
- 固窮:堅守貧窮,不以貧窮爲恥。
- 輕舉:輕裝簡從,指不以物質爲重。
- 文雄:文壇的傑出人物。
- 崎嶇:形容道路不平。
- 秦塞:秦地的邊塞,泛指秦地。
翻譯
早晨我行走在敷水之畔,傍晚時分離開華山向東。 高大館舍中住宿,初夜靜謐,長亭之外,秋意空曠。 日復一日,我久居下位,再次聽到秋風中的霜聲。 風聲淅瀝,穿透溪邊的樹木,颼飀的風聲驚起了傍晚的鴻雁。 我悽然地望向伊洛之地,彷彿看到了息陽宮的影子。 舊日相識中無人位居高位,新結識的朋友也都堅守貧窮。 而你,卻能輕裝簡從,無論遠近,都是文壇的傑出人物。 難道你真的願意千里跋涉,穿越崎嶇的秦地邊塞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世事的感慨。詩中「高館宿初靜,長亭秋轉空」等句,以景寓情,展現了秋日的寂寥與詩人的孤獨。後文通過對友人「輕舉」與「文雄」的讚美,反襯出自己的沉淪與無奈,透露出對友人遠行的關切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