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宜園林獻高使君

直道已三出,幸從江上回。 新居茅茨迥,起見秋雲開。 十里次舟楫,二橋交往來。 楚言滿鄰里,雁叫喧池臺。 魚鱉樂仁政,浮沈亦至哉。 小山宜大隱,要自望蓬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直道:正直的道路,這裏指正直的行爲或事業。
  • 三出:三次出仕。
  • 茅茨:茅草屋頂,指簡陋的房屋。
  • :遠,這裏指房屋建在遠離塵囂的地方。
  • 舟楫:船隻。
  • 二橋:兩座橋。
  • 楚言:楚地的方言,這裏泛指當地的語言。
  • 雁叫:雁的叫聲,常用來形容秋天的景象。
  • 池臺:池塘和亭臺。
  • 魚鱉:魚和龜,這裏泛指水中的生物。
  • 仁政:仁慈的統治。
  • 浮沈:浮沉,指水中的生物自由遊動。
  • 小山:小型的山丘。
  • 大隱:隱居的高人。
  • 蓬萊:神話中的仙境,這裏比喻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翻譯

我三次出仕,如今有幸從江上歸來。 新居雖簡陋,卻能遠眺秋雲散開。 十里外有舟楫往來,兩座橋上行人絡繹。 鄰里間充滿楚地的方言,池塘亭臺間雁聲喧鬧。 水中的魚鱉因仁政而樂,自由浮沉,真是至高無上。 小山適合高人隱居,我自然要望向那仙境般的蓬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儲光羲從官場歸隱後的寧靜生活。詩中,「直道已三出」表明了詩人曾經的仕途經歷,而「幸從江上回」則流露出歸隱的喜悅。新居雖簡陋,但「起見秋雲開」一句,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簡樸生活的滿足。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描寫,如「楚言滿鄰里」和「雁叫喧池臺」,進一步以生動的畫面傳達了歸隱生活的寧靜與和諧。結尾的「小山宜大隱,要自望蓬萊」則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自然與和諧生活的熱愛。

儲光羲

儲光羲

唐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玄宗開元十四年進士。任馮翊、汜水、安宜、下邽等縣尉。後隱居終南。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遷監察御史。安祿山陷長安,迫受僞職。後脫身歸朝,貶死於嶺南。有集。 ► 2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