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紅兒詩

· 羅虯
誰向深山識大仙,勸人山上引春泉。 定知不及紅兒貌,枉卻工夫溉玉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仙:這裡指山中的隱士或高人。
  • 引春泉:引導春天的泉水,比喻引導人們走曏生機勃勃的道路。
  • 紅兒:指美麗的女子。
  • 溉玉田:灌溉玉田,比喻費力不討好,白費工夫。

繙譯

誰會在深山中認識那位高人,勸說人們上山引導春天的泉水。 如果確定比不上紅兒的美貌,那就白白浪費了工夫去灌溉那玉田。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深山中的隱士與美麗女子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於追求外在美與內在脩養的思考。詩中“大仙”與“紅兒”形成鮮明對比,前者代表深邃的智慧與超脫,後者則象征世俗的美麗。詩人通過“溉玉田”的比喻,暗示了徒勞無功的追求,強調了內在脩養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於人生價值的深刻洞察。

羅虯

唐台州人。懿宗鹹通中,與羅鄴、羅隱齊名,時號三羅。累舉不第。僖宗廣明以後,爲鄜州李孝恭從事。傳有妓杜紅兒,善音聲,虯請歌,不答。虯怒,拂衣而起,詰旦手刃之。既而思之,乃取古之美女有姿豔才德者,作絕句百篇,以比紅兒,號《比紅兒》詩,當時盛傳。 ► 103篇诗文

羅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