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陽: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有登高賞菊的習俗。
- 殘:殘敗,凋零。
- 近霜:接近霜降時節,指深秋。
- 苦惜:深切地惋惜。
- 帶蝶:指菊花上還停留着蝴蝶。
- 色減:顏色減退,指菊花顏色不再鮮豔。
- 頻經雨:頻繁地經歷雨水。
- 香銷:香氣消散。
- 恐漸寒:恐怕逐漸寒冷。
- 陶令宅:指陶淵明的家,陶淵明是中國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以愛菊著稱。
翻譯
才過了重陽節不久,人們的心中已經感受到了秋天的殘敗。 接近霜降的時節,我們深切地惋惜着那些即將凋零的菊花,它們上面還停留着蝴蝶,更顯得值得一看。 菊花的顏色因爲頻繁的雨水而減退,香氣也恐怕會隨着逐漸寒冷的天氣而消散。 今天我來到了陶淵明的家,即使不想醉,也難以抑制心中的感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後菊花的凋零景象,通過「近霜須苦惜,帶蝶更宜看」等句,表達了詩人對菊花凋零的深切惋惜和對自然之美的珍視。詩中「色減頻經雨,香銷恐漸寒」進一步以菊花的色香變化,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自然界變化的感慨。結尾提到「今朝陶令宅,不醉卻應難」,借陶淵明愛菊的典故,抒發了詩人面對菊花凋零時的無奈與感慨,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顧非熊
唐蘇州人。顧況子。少俊悟,一覽輒能成誦,工吟,揚譽遠近。性滑稽,好辯,頗雜笑言。常凌轢氣焰子弟,既犯衆怒,排擠者紛然,困舉場三十年。武宗會昌五年及第,累佐使府。宣宗大中間授盱眙主簿,厭拜迎鞭撻,因棄官歸隱,不知所終。或傳住茅山十餘年。有詩一卷。
► 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