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秀才

· 顧況
故人曾任丹徒令,買得青山擬獨耕。 不作草堂招遠客,卻將垂柳借啼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徒:地名,今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
  • 草堂:指簡陋的居所,常用來指隱居或讀書的地方。
  • 垂柳:柳樹的一種,因其枝條下垂而得名。
  • 啼鶯:指啼叫的黃鶯,常用來形容春天的景象。

翻譯

我的老朋友曾經擔任過丹徒的縣令, 他買下了一片青山,打算獨自耕種。 他沒有建造草堂來邀請遠方的客人, 而是將垂柳借給了啼叫的黃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位前縣令的隱居生活。詩中,「買得青山擬獨耕」展現了主人公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而「不作草堂招遠客,卻將垂柳借啼鶯」則巧妙地表達了主人公淡泊名利,寧願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懷。整首詩意境清新,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讚美和對自然的熱愛。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