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安令:長安縣的縣令。
- 五日一朝天:每五天一次上朝,朝見皇帝。
- 南山:指長安城南的終南山。
- 明鏡:比喻清澈的水面。
- 絲桐:指琴,古代琴多用桐木製成,弦用絲製成。
- 歌詠:歌唱和吟詠。
- 吏人:官員。
- 蕭蕭:形容安靜。
- 喧競:喧鬧爭鬥。
翻譯
你作爲長安縣的縣令,我讚美你在長安的政績。 每五天一次上朝見皇帝,南山如明鏡般清澈映照。 鳥兒在青苔覆蓋的庭院飛翔,水與樹木相互輝映。 客人來自南方的雲鄉,琴聲中展開歌唱和吟詠。 官員們安靜無爭,整年沒有喧鬧爭鬥。 想要知道縣令的賢明,看看城中衆多的百姓就知道了。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長安縣令的政績和賢明。詩中通過描繪長安的寧靜美景和官員的和諧無爭,展現了縣令治理下的長安繁榮和諧的景象。南山如明鏡,水木相映,鳥飛青苔,這些自然景象的描繪,不僅美化了詩境,也象徵着縣令清廉公正的政風。最後兩句直接點明,縣令的賢明可以從百姓的安居樂業中看出,體現了詩人對縣令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