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太祝冬祭馬步

故壇何肅肅,中野自無喧。 烈火見陳信,颺言聞永存。 房星隱曙色,朔風動寒原。 今日歌天馬,非關征大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肅肅:嚴肅、莊重的樣子。
  • 中野:原野之中。
  • 陳信:陳設的祭品,信指祭品。
  • 飏言:高聲說話。
  • 永存:永遠存在,這裡指祭祀的永恒性。
  • 房星:星宿名,這裡指天色。
  • 朔風:北風。
  • 寒原:寒冷的原野。
  • 天馬:指神馬,這裡特指漢武帝時從大宛國得到的汗血寶馬。
  • 大宛:古代西域國名,位於今烏玆別尅斯坦境內。

繙譯

古老的祭罈多麽莊嚴肅穆,原野之中自然沒有喧囂。 烈火中顯現出陳設的祭品,高聲的祭祀之言永遠廻蕩。 房星隱匿在黎明的曙色中,北風在寒冷的原野上吹動。 今天我們歌頌天馬,竝非爲了征伐大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鼕祭馬步的莊嚴場景,通過“故罈肅肅”和“中野無喧”表達了祭祀的肅穆與神聖。詩中“烈火見陳信,飏言聞永存”進一步以烈火和祭祀之言象征信仰的永恒。後兩句“房星隱曙色,朔風動寒原”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祭祀場麪的宏大與寒冷氛圍。結尾提到“天馬”,表明祭祀的目的竝非爲了戰爭,而是對天馬這一神聖存在的崇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傳統祭祀文化的尊重與贊美。

儲光羲

儲光羲

唐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玄宗開元十四年進士。任馮翊、汜水、安宜、下邽等縣尉。後隱居終南。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遷監察御史。安祿山陷長安,迫受僞職。後脫身歸朝,貶死於嶺南。有集。 ► 2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