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偈

· 龐蘊
慚愧一雙耳,常思解脫聲。 若論俗語話,實是不能聽。 聞財耳不納,聞色心不生。 不受有無語,何慮不惺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慚愧:感到羞愧。
  • 解脫:從束縛和痛苦中釋放出來。
  • 俗語: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話語。
  • :接受。
  • :這裏指外在的誘惑,特別是指美色。
  • :產生。
  • 有無:指世俗的得失、成敗等概念。
  • :擔憂。
  • 惺惺:清醒,機警。

翻譯

我感到羞愧的是這一雙耳朵,常常思考如何從聲音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如果談論的是日常的閒話,那實在是無法去聽。聽到財富的消息,耳朵不會去接受;聽到美色的誘惑,心中不會產生慾望。不接受關於得失的言論,又何必擔憂自己不清醒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龐蘊對於世俗誘惑的超然態度。通過對比「解脫聲」與「俗語話」,詩人強調了內心的清淨與對物質誘惑的抗拒。詩中的「聞財耳不納,聞色心不生」體現了詩人對物質和感官誘惑的超越,而「不受有無語,何慮不惺惺」則進一步闡釋了詩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內心平靜的生活哲學。整體上,這首詩簡潔而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龐蘊

唐衡州衡陽人,字道玄。嗜佛法,曾謁僧人石頭。因厭貪俗,沉家財於洞庭,鬻竹器以爲生。後居襄陽,世稱龐居士。工詩。有《詩偈》。 ► 207篇诗文

龐蘊的其他作品